1、马里奥-卡佩奇(Mario R.Capecchiand)
2007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了美国和英国的三位利用胚胎干细胞进行小鼠基因修饰(基因打靶)的科学家,马里奥-卡佩奇就是其中之一。马里奥-卡佩奇现年70岁,目前是美国犹他州医学院著名教授、人类基因系两位主任之一。卡佩奇在哈佛时就是一位成果丰富的研究者,他发现了导致蛋白合成的分子机制。当他于1973年在犹他大学建立实验室时,便试图将分子基因学引入到对动物细胞的研究,以便获悉如何掌控这些细胞里的基因。卡佩奇于1977年开始一系列实验室研究,这些研究展现了对动物细胞进行基因打靶的技术,并在1989年成功对一只老鼠进行基因打靶。
• 2007诺贝尔医学奖得主马里奥-卡佩奇简历
2、俞君英
美国和日本研究人员在2007年11月20日,宣布成功把人体皮肤细胞改造成类似胚胎干细胞的“万能细胞”。学界评价这一突破为生物科学的“里程碑”。 登上这一科学高峰的,分别为中国留美学者俞君英和一位日本科学家。俞君英目前为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汤姆森实验室的助理研究员。1997年,俞君英自北京大学生物系毕业后赴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攻读生物博士学位,从事胚胎克隆领域的研究。2003年进入汤姆森实验室工作,并转向以人体皮肤细胞改组为干细胞的研究。她参加威斯康星大学詹姆斯·汤姆森实验室,通过向皮肤细胞植入一组4个基因,他们成功培育出具备胚胎干细胞功能的干细胞。俞君英表示,把这些“点石成金”般的关键基因植入皮肤细胞后,皮肤细胞经过“直接基因重组”,就可以具备胚胎干细胞功能,这实际上是让皮肤细胞“退回”到了胚胎干细胞状态。
• "万能细胞"制造者俞君英:得诺贝尔奖?很有可能
• 俞君英,下一个华人诺奖得主?
3、奥利弗-史密西斯(Oliver Smithies)
2007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之一的奥利弗-史密西斯,1925年出生在英国,后获得美国国籍。史密斯1951年获得牛津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如今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工作。他一开始主要进行胰岛素的研究工作,后转入分子生物学领域。在差不多60岁时,他开发出了可关闭活体内特定基因的技术。史密斯和卡佩基几乎同时对“基因靶向”技术做出了奠基性贡献,这一技术使得科学家能培育出拥有特定变异基因的小鼠。 奥利弗-史密西斯教授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异形基因进行修正,另外一个便是利用人类基因病变构造动物模型,以发现新的疾病治疗方法。多年来,奥利弗-史密西斯教授及其助手深入研究了“基因打靶”的具体操作方法,并借助这项技术治疗地中海贫血症。
• 2007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奥利弗-史密西斯简历
4、马丁·埃文斯(Martin J.Evans)
2007年10月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1宣布,将2007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马里奥-卡佩奇和奥利弗-史密西斯、英国科学家马丁-埃文斯,以表彰他们在干细胞研究方面所作的贡献。
66岁的马丁-埃文斯曾是英国卡的夫大学哺乳动物基因教授和生物科学学院院长。埃文斯于1963年毕业于剑桥大学,他在这之后决定研究基因对肢体发展的控制,在伦敦学院解剖与胚胎系攻读博士学位。埃文斯1981年在重返剑桥大学后和马特-科夫曼成功地将类似的“EC”细胞与正常的老鼠胚胎进行分离。埃文斯随后和他的学生们证实,这些后来被称之为“胚胎干细胞”的细胞可以用来从组织层细胞全面恢复老鼠的生育能力,这些细胞因此可以引发突变或者进行挑选。埃文斯的这些先驱性研究创造了哺乳动物基因的新路径,他一直在使用基因敲除和基因陷阱方法来进行新的发现和创造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式。
• 2007诺贝尔奖得主马丁·埃文斯:“儿时梦想成真了”
5、陈竺
2007年6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的任免案。免去高强的卫生部部长职务;任命陈竺(原中科院副院长)为卫生部部长,这是改革开放29年来,中国首位出任国务院组成部门正职的无党派人士,也是继中国致公党副主席万钢被任命为科技部部长后第二位担任政府部长的党外人士。
陈竺教授生于1953年,他在血液学、分子生物学等领域都取得过突破性成果,先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等。陈竺教授在人类白血病的研究中,对阐明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细胞和分子机制做出了重大贡献,他提出的白血病“靶向治疗”观点,为肿瘤的选择性分化、凋亡治疗开辟了全新的道路,得到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评价,《自然》、《科学》、《自然遗传学》、《国立癌症研究院杂志》等杂志曾多次予以报道。
其就任之后,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医疗改革,目前医改方案还在积极酝酿中,医改的大体方案已经形成,估计今年3月份全国两会召开后会向社会公布,同时,有关政策、配套文件都在制订。
相关新闻:
• 陈竺被任命为新的卫生部部长
• 陈竺:医者 艺者 智者 仁者
6、Craig Venter
Craig Venter 在美国学界素以“科学怪人(Bad boy of Science)”闻名,而2007年里,他也让全世界为的科学天赋和疯狂赞叹不已。他带领的研究组首次将人工合成的染色体植入了细菌细胞,得到表达人工染色体的新支原体,他们将其命名为实验室支原体(Mycoplasma laboratorium)。在过去的几年里,Venter和同事确定出,一种最小的基因组至少需要含有400个基因来维持一个自由生活的细胞。他们通过系统地敲除简单细菌Mycoplasma genitalium(一种通过性传播、感染人类的寄生虫)的基因达到了。Craig Venter的研究小组还详细地测定了他自己的基因组序列,使得人们能够观测单个基因组中基因的变化。研究小组利用从Venter DNA中提取的1900万条基因序列和另外的1300万条序列,使用最新的方法详细检测了不同版本的相同染色体的基因序列。最终他们发现了400万种变异,包括单个核苷差异、序列插入和删除以及单个基因副本数的不同。
• 科学怪人Craig Venter
• 《科学》:科学怪人合成首个基因组
• 科学怪人基因组成为《时代》年度科学发现
7、詹姆斯·汤姆森(James Thomson)
干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群体。干细胞研究以及与干细胞相关的再生医学,是目前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同时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具争议性的科学研究之一。威斯康辛国家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的詹姆斯·汤姆森(James Thomson) 是干细胞研究的先驱。他在分离和培养非人类灵长目动物和人类胚胎干细胞等领域做出许多开拓性的重要成果。1995年,他领导的实验室首次从非人类灵长目动物分离出胚胎干细胞;紧接着在1998年,成功地从人类体外受精卵获得胚胎干细胞,并能够稳定地在体外培养,建成了第一个人类胚胎干细胞系。2007年11月20日,汤姆森实验室报道,由用一名新生儿的包皮细胞,通过使用“基因直接重组”的方式,他们首次独立地利用人体表皮细胞制造出了类胚胎干细胞。这项研究成功避免了复制或摧毁胚胎的所引起道德争议,同时可能达到与胚胎干细胞相同的医疗效力。
• 詹姆斯·汤姆森:终结干细胞负罪感
8、饶子和
饶子和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分子生物物理与结构生物学家,主要从事与重大疾病或重要生理功能相关的蛋白质三维结构、功能以及蛋白质工程与创新药物的研究。饶子和作为首席科学家或项目负责人承担并主持了包括国家“973”、“863”、“重大专项”、“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多项重要科研项目,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迄今,他的研究组已系统地表达出200多个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重要蛋白质,解析出50多个重要蛋白质的结构,在包括Cell, Nature, PNAS,JMB, JBC, JACS等国际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9篇。
在2003年SARS爆发期间,饶子和研究组成功地解析出第一个SARS病毒的蛋白质-3CLPRO及其与抑制剂复合物的晶体结构,为抗SARS药物的发现奠定了重要的结构基础,论文发表在《PNAS》上。2006年5月26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三局局长王京清在南开大学宣布,中共中央、国务院任命时年55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饶子和担任南开大学校长。
• 饶子和院士——蛋白质专家和一校之长
• 饶子和、刘志杰小组最新《自然》子刊解析蛋白机构
9、李振声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是我国著名的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他自1951毕业于山东农学院之后,长期专注研究小麦高效利用土壤营养元素(氮、磷)和光能的生理机制、分子标记、基因克隆与遗传育种,是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李振声取得的杰出成就包括:利用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育成一系列小麦良种;首次创制了蓝色单体小麦系统和自花结实缺体小麦系统,建立了选育小麦异代换系的新方法--缺体回交育种法。在小麦高效利用土壤氮、磷营养元素的研究中,完成了种质资源筛选、生理机制、遗传规律和育种研究。李振声的研究成果为国家农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极大的价值。继获得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1985),陈嘉庚农业科技奖(1989),何粱何利农业科技奖(1995)之后,2007年2月27日李振声再获殊荣:胡锦涛主席向李振声颁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表彰他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的卓越贡献。
• 生物学家摘取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10、裴钢
中科院院士裴钢是我们的著名细胞生物学家和分子药理学家。裴钢在信号转导、阿片类药物耐受成瘾的机制和中药作用等研究领域做出许多杰出的成就,其中包括发现抑制“过激”免疫反应的新机制,B淀粉样蛋白产生过程的新机制,生物体内调节CD4+ T细胞凋亡和自生免疫的新机制(与臧敬五教授合作)。这些原创性研究成果均发表在国际顶级杂志《自然》系列子刊上,为我国的科学家赢得了国际性的声誉。这些研究成果也为治疗自身免疫疾病或阿尔茨海默症提供了可能的药物作用靶点,对基础生物学和应用医学都有重大的意义。裴钢获得过的主要奖项包括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杰出青年学者奖”(1997),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8),何梁何利”生命科学奖(1999),国家自然科学奖(2007)。除了在学术领域的贡献外,裴钢也积极推动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高级人才的培养,他先后担任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2000年4月起),和同济大学校长(2007年8月起)。
• 裴钢院士最新发表《自然》子刊文章
•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裴钢:像鹰一般飞翔
• 中科院院士裴钢任同济大学校长
|